中国益生菌保健食品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 胃肠与口腔健康赛道崛起,创新驱动行业迈向标准化新纪元

发布时间:2025-09-09

近日,头豹研究院发布《一文读懂肠道微生态 —— 中国益生菌保健食品市场格局与消费行为洞察》(主笔人:荆婧)。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益生菌保健食品行业的政策环境、技术创新、市场格局及消费行为变迁,指出行业已从基础发展阶段迈入 “功能精细化、产品多元化、监管标准化” 的快速增长期,胃肠健康与口腔健康两大细分赛道成为核心增长引擎,“益生菌 + 中药”“益生菌入药” 等创新方向将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,助力 “健康中国 2030” 规划落地。


一、政策体系持续完善:从 “准入管理” 到 “质量管控”,为行业划定发展航道


中国益生菌保健食品行业政策呈现清晰的阶段性演进特征,逐步构建起覆盖 “菌种管理 - 技术研发 - 质量控制 - 场景创新” 的全链条监管框架:


  • 早期(准入框架期):通过《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》及菌种名单明确菌株资源保护与商业化边界,奠定行业发展基础;

  • 中期(技术突破期):依托 “十一五” 科技专项推动菌株功能验证与发酵工艺升级,加速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;

  • 近年(标准化转型期):《益生菌食品》团体标准、活菌率分级规范等政策出台,强化生产质控与临床价值验证,引导行业从 “规模扩张” 转向 “质量竞争”。


值得关注的是,监管部门通过放宽剂型备案(新增粉剂、凝胶糖果等),直接推动产品形态创新 —— 企业针对职场人群 “便携化、适口性” 需求,开发出即食粉、益生菌果冻、缓释胶囊等场景适配型产品,带动品类从传统胶囊向 “功能零食化” 延伸,2024 年胃肠健康益生菌市场规模已达 301.4 亿元,较 2019 年实现 12.14% 的年复合增长。


企业微信截图_17574079714298.png


二、作用机制科学明确:多维度守护健康,益生菌价值获临床与消费端双重认可


报告从微生物学机制角度,明确了益生菌对人体健康的系统性调节作用,核心价值体现在五大维度:


  1. 竞争性排除病原微生物:通过争夺肠道营养与受体位点,挤压致病菌生存空间,降低肠道感染风险;

  2. 增强上皮屏障完整性:上调黏蛋白表达,减少肠黏膜通透性,缓解肠道炎症及代谢紊乱;

  3. 提升黏膜粘附与定植能力:通过表面粘附素与肠上皮细胞结合,形成稳定生物膜,延长功能时效;

  4. 抑制病原体粘附侵袭:分泌细菌素等代谢物,阻断致病菌与肠黏膜结合,降低感染性腹泻发生率;

  5. 动态调控免疫系统:激活巨噬细胞、NK 细胞等免疫组分,促进抗炎因子分泌,改善过敏性疾病与自身免疫性肠病。


这一科学机制的普及,推动消费者认知显著升级 —— 超 70% 居民了解益生菌功效,半数以上能正确关联 “菌株活性与产品有效性”,为行业扩容奠定认知基础。



三、核心细分赛道齐发力:胃肠健康成 “基本盘”,口腔健康成 “新增长极”


报告重点剖析了胃肠健康与口腔健康两大细分赛道,二者凭借差异化需求场景与技术突破,共同构成行业增长双引擎。


(一)胃肠健康益生菌:专业化与定制化并行,“益生菌 + 中药” 打开创新空间


  • 市场规模稳步扩容:受益于居民消化道问题高发(如 “迟钝肠” 人群占比达 67.52%、“敏感胃” 占比 12.79%)及抗幽门螺杆菌工作推进,2019-2024 年市场规模从 175.1 亿元增至 301.4 亿元,预计 2029 年将达 381.2 亿元,持续保持稳健增长;

  • 产业链成熟度提升:上游形成以科拓生物、微康益生菌为代表的菌种研发梯队,中游聚集汤臣倍健、君乐宝、合生元等生产企业,下游通过顺丰冷链、京东物流等保障产品新鲜度,构建起 “研发 - 生产 - 配送” 全链路体系;

  • 竞争格局优化: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(2023 年 Top N 企业市占率较 2022 年提升),企业竞争焦点从 “单一功效” 转向 “菌株专利 + 临床验证 + 人群定制”,如针对婴幼儿、老年人开发专属配方;

  • 创新方向明确:“益生菌 + 中药” 协同作用成为新热点 —— 研究显示,2.5-5g/L 浓度的黄芪可促进枯草芽孢杆菌增殖,当归(2.5-10g/L)、甘草(2.5-5g/L)亦能增强益生菌消化道保护作用,南京高校临床试验更证实 “普氏栖粪杆菌 + 溃克灵” 联合治疗结肠炎效果显著,为复方制剂开发提供依据。


(二)口腔健康益生菌:医疗资源与认知升级双驱动,剂型创新激活消费需求


  • 市场增速领跑行业:2019-2024 年市场规模从 76.9 亿元增至 206.0 亿元,年复合增速高达 21.79%,预计 2029 年将突破 346.0 亿元,成为增速最快的细分赛道之一;

  • 驱动因素双重叠加:一方面,口腔专科医院数量从 2019 年的 810 家增至 2021 年的 970 家(预计 2024 年达 1200 家),诊疗可及性提升带动需求释放;另一方面,居民口腔益生菌接受度从 2018 年不足 10% 升至 2023 年近 15%,科学认知深化推动消费渗透;

  • 产品形态趣味化创新:政策放宽剂型后,企业推出微泡含片(地球乐园、Swisse)、泡腾片(均瑶健康)、益生菌跳跳糖等产品,精准匹配儿童、女性等群体需求,推动口腔护理从 “清洁” 向 “微生态养护” 升级;

  • 长期趋势聚焦 “入药”:全球临床研究显示,益生菌可通过抑制口腔病原菌、减少炎症因子分泌,改善牙周炎、口腔溃疡等问题,兰州大学团队已提出 “益生菌药物” 概念。未来若纳入药品监管体系,将推动行业向更高标准的研发与质控转型。

企业微信截图_17574679355674.png


四、创新趋势引领未来:行业迈向 “个性化、数据化、全周期” 健康管理


报告指出,未来中国益生菌保健食品行业将围绕三大方向深化发展:


  1. 精准菌株筛选:依托多组学技术,开发针对特定人群(如糖尿病患者、过敏体质儿童)、特定疾病(如炎症性肠病、龋齿)的靶向菌株,实现 “一人一方” 的个性化健康方案;

  2. 跨场景解决方案:结合消费场景拓展产品形态,如针对通勤人群的 “口袋装益生菌”、针对运动人群的 “益生菌能量棒”,推动产品从 “健康干预” 向 “日常养护” 渗透;

  3.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:打通 “菌株研发 - 临床验证 - 产品生产 - 消费监测” 数据链路,通过肠道菌群检测、健康数据分析,为消费者提供从预防到干预的全周期服务,助力构建 “以微生态为核心” 的健康管理生态。


  4. 企业微信截图_17574673316137.png

随着 “健康中国 2030” 规划的深入推进,居民对精细化健康管理的需求持续升级,中国益生菌保健食品行业正迎来政策、技术、需求 “三轮驱动” 的黄金发展期。头豹研究院认为,未来行业将以 “标准化为基础、创新为核心、消费为导向”,在胃肠健康、口腔健康等赛道持续突破,同时通过 “益生菌 + 中药”“益生菌入药” 等跨界创新,为居民健康提供更多元、更高效的解决方案,推动行业从 “规模增长” 向 “价值增长” 跨越。


本文观点来源《一文读懂肠道微生态——中国益生菌保健食品市场格局与消费行为洞察

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聚能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5124660号